在去药店买药时,您向工作人员咨询过药品注意事项吗?在购买处方药时,有工作人员向您询问症状吗?
这些都与一个职业相关——执业药师。然而,部分药店存在执业药师“挂证”现象,药师不用“坐堂”还能收到挂证费。去年,我们就办理了一起督促整治执业药师“挂证”侵害消费者用药安全的行政公益诉讼案。
2024年5月初,我们接到群众举报,县城内部分药店存在执业药师违规“挂证”、执业药师长期不在岗等问题,存在药品销售安全隐患。我们经初步调查走访,发现部分药店表面上配备了执业药师,实则聘的是“影子药师”。
如何揪出“影子药师”,彻底根除群众用药安全隐患?我们苦思冥想,一个大数据模型的雏形逐渐明晰起来。
我们想,与其一个一个药店去实地核实,不如建立数据模型,让数据说话,筛出“挂证”药师这个漏网之鱼。
执业药师在相关药店注册执业,药店就要给该执业药师缴纳社保,如果执业药师只是将证书挂靠在药店,药店一般只是给予其一定的“挂证”报酬,不会为其缴纳社保。因此只要确定了执业药师的注册单位信息和社保参保单位信息,将两者进行对比,如果是正常的执业,两者应当一致,如果两者不一致,则该药师及相关药店大概率涉嫌违规“挂证”。于是我们依据这个思路建立了执业药师违规“挂证”治理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
2024年9月,根据我们报告的线索情况,邢台市人民检察院充分运用上下一体化办案机制,指令辖区19个基层院依法调取属地行政审批局、人社局执业药师注册执业单位与社保参保单位数据共计2679条,通过利用我们研发的执业药师“挂证”治理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进行筛查发现,全市共有581名执业药师注册执业单位信息与社保参保单位信息不一致,涉嫌执业药师《执业药师注册证》违规挂靠,涉及药品经营企业581家。
2024年10月14日,邢台市检察院依法向市市场监管局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对涉嫌《执业药师注册证》违规挂靠的注册执业药师责令限期改正,进一步规范药品经营企业的销售行为。
立即开展全市药品经营检查,重点核查药师考勤记录、处方药销售台账!”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行政机关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调查核实工作。
同时,相关行政机关研究制定《邢台市药品零售企业执业药师“挂证”行为核查治理工作方案》,责成有关科室牵头督办,市县市场监管系统协调联动,严抓监管落实,严惩违规行为。
2024年12月9日,邢台市市场监管局进行书面回复,最终查实执业药师“挂证”信息366条,依法注销执业药师366人,并全部跟踪落实到位。
如何防止“挂证”问题反弹?
为解决这一问题,行政机关动员企业开展执业药师自查自纠“回头看”,进一步强化属地日常监管,通过企业自查自纠、属地督查与抽查,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持续加大执法处罚力度,将违规行为计入企业诚信档案、列入年度重点检查,通报医保部门取消其医保定点资格;有效衔接卫健、医保等部门,探索建立多部门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长效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依托“12315”平台受理消费者举报,接受社会监督,积极推进社会共治;积极开展宣传引导,提高药品零售企业落实执业药师配备政策的思想认识。
近日,我们联合人民监督员和“益心为公”志愿者到辖区部分药品零售企业开展跟进监督,相关药店均有驻店执业药师在场。“您手里的这两副药不能同服,我给您调整用药方案。”我们看到,一位执业药师在药店正在耐心地指导一名就医老人。老人对药师的提示竖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