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西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23年1月11日在临西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
临西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卢 静
各位代表:
我代表临西县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2年,临西县人民检察院在县委和市检察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在县政府、县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主动作为、依法能动履职,推动党中央《意见》和最高检“质量建设年”走深走实,为保障临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检察力量。
一、牢记“国之大者”,能动履职服务中心大局
始终把服务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找准检察工作服务大局的切入点,以法治产品供给助力临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助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9名检察官开展“百日进企蹲点”行动,提供维权帮扶、法治宣传、风险防控等检察服务24件次,助力企业健康发展。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严惩非法经营、合同诈骗等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20件22人。
助推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找准公共安全、寄递安全、安全生产等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关键症结,先后制发10件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及时跟踪回访,督促整改落实,推动检察工作从“治罪”向“治理”延伸。针对某国有企业个人信息领域存在管理漏洞问题制发的检察建议,被评为全市检察机关社会治理类优秀检察建议。把司法救助作为最大的民心工程,构建“1+X”司法救助体系,累计办理司法救助案件22件22人,发放救助金21.7万元,相关工作经验被最高检转发推广。
打造高质量普法平台。利用“两微一端”开设普法课堂,紧贴群众关注热点时事开展法律宣传,制作的漫画长图多次被省市长安网书面采用,制作的《聆听邢襄京杭大运河印象》被央视网、人民网、河北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今年以来,共在各类新闻媒体刊发宣传稿件60余篇,其中国家级报刊《检察日报》16篇、省级报刊《河北法制报》27篇、18个工作亮点被省市院“两微一端”点赞转发。
二、坚持“人民至上”,惩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充分履行批捕、起诉职能作用,努力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依法严惩各类刑事犯罪。充分发挥捕诉一体制度优势,依法严惩各类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刑事犯罪,批准逮捕33件37人,提起公诉94件108人,依法不批捕34件43人,不起诉43件53人。办理盗窃、诈骗等侵财类犯罪案件37件51人,守护群众的“钱袋子”。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件19件23人,遏制电信诈骗高发态势。
贴近群众消解社会矛盾。深入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比例达91.84%,确定刑量刑建议提出率为100%、采纳率为100%。全力减少办案中延长期限、退回补充侦查等环节,最大限度地提高办案效率,刑事“案-件比”为1.08,人民群众期待的公平正义得到更好更快实现。坚持“应听证、尽听证”,开展公开听证31场次,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依托12309检察服务中心,群众信访7日内程序性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率100%。
持续擦亮未检工作品牌。起诉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6件,开展社会调查64次,心理疏导34次,亲职教育12次,司法救助4人,以检察之名守护“少年的你”。针对旅馆业违规接待未成年人、校园周边安全隐患等问题,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5份。深入贯彻落实“一号检察建议”,持续做实法治副校长工作,深入中小学校9次,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11次。与团县委、县妇联携手创建家庭教育共同指导工作站,用心用情呵护孩子们健康成长,该经验做法被人民网、检察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三、立足“客观公正”,全面科学推进四大检察
深刻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推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创新发展,助力更高水平法治临西建设。
做优刑事检察监督。加强立案和侦查活动监督,依法监督立案1件、撤案1件,纠正漏罪2人、漏犯7人,纠正侦查活动违法59件。强化审判活动监督,纠正审判活动违法5件,检察长列席法院审委会3次。深化刑事执行活动监督,对财产刑执行、社区矫正、监管场所安全防范等不当情形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和检察建议30件,维护“高墙”内外公平正义。开展公检法同堂培训8次,研讨法律适用、证据固定标准,解决尺度不同、界限不清、衔接不畅问题,提升办案质量。
做实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监督纠正民事审判活动违法15件、执行活动违法17件、提请抗诉1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1件,法院均已采纳。办理支持起诉案件6件,帮助弱势群体解决抚养、赡养、婚姻纠纷。通过网上检察室“行政检察一体化审查”模式,深入挖掘审判监督程序违法案件线索,提出检察建议3件。加强“府院”联动,办理行政争议案件实质性化解1件。
做强公益诉讼检察监督。紧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等热点问题,积极开展法定及新领域公益诉讼工作,共收集案件线索46条,发出诉前检察建议45件。办理的整治非法种植草皮破坏基本农田案被检察日报头版刊发,整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技工学校招生歧视案被检察日报、河北检察转发。
四、对标“三个务必”,夯实检察事业发展根基
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一体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鼓励担当作为,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过硬检察队伍。
培根铸魂加强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的主导作用和支部的阵地作用,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组书记和支部书记结合自身学习体会带头讲党课,带领全体干警重温入党誓词,教育引导干警不断增强党员意识和党性修养。坚持和加强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认真贯彻政法工作条例,请示报告重大事项、重点工作、重要案件30余次。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负面言论,讲好检察故事,传播法治声音。
常抓不懈强化素能提升。紧密结合“质量建设年”要求,坚持用好“检答网”、检委会学习平台,持续加强对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的学习培训。今年以来,法学类知名期刊《河北法学》先后刊发我院优秀调研文章2篇。积极参加上级院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和竞赛活动,推荐4名优秀干警到上级院学习锻炼,前往兄弟县院交流经验,为“四大检察”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善借“外脑”作用,8名行政机关专业人才担任特邀检察官助理。
持之以恒强化正风肃纪。深入开展党性教育、廉政教育、作风教育,强化内部监督管理,驰而不息严纪律、改作风。从严执行“三个规定”及重大事项填报,记录报告事项88件,“逢问必录”已成行动自觉。持续巩固深化检察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先后4次召开警示教育会议,观看警示教育纪录片、传达典型案件通报,教育全体干警时刻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全县检察工作的发展进步,是县委和市检察院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和县政府、县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检察院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回顾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检察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运用新的司法理念深耕主责主业的能力与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要求存在差距;二是检察服务与中心工作的契合度不够高,在推进我县市域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上还需进一步磨合;三是创新履职能动性不足,检察业务上缺乏更多拿得出、叫得响的特色品牌和法治供给;四是案件瑕疵和司法不规范问题仍有发生,业务建设上的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补强。问题催人警醒,责任倒逼担当。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知重负重、迎难而上,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紧扣县域发展定位和“止于至善”司法要求,以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推动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临西、法治临西。
一是对标政治建检新要求,为检察履职厚植政治基因。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切实把党的绝对领导贯穿到检察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深刻领悟“三个务必”政治内涵,以严实作风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二是对标服务发展新要求,为美好临西绘就法治画卷。围绕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营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聚焦县委重点工作部署,严密防控金融风险、生态环境风险、安全生产风险,努力提供优质检察产品。
三是对标法律监督新要求,为公平正义增添检察注脚。重拳惩治侵犯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涉众、涉老、涉财等各类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对侦查、审判活动的监督,规范司法行为。忠实履行“公共利益代表”的职责使命,当好公共利益的守护人。找准社会治理中的难点和痛点,以检察建议的精准监督提升社会治理成效。
四是对标队伍建设新要求,为行稳致远注入不竭动力。牢牢把握“四个铁一般”队伍要求,加强政治建设、业务建设和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深化“三个规定”填报执行,锻造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硬核队伍。完善检察官业绩考评、员额动态调整等措施,着力培养优秀办案团队、培育典型案例。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大会决议,以初心为舵、使命为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积极能动的检察履职为美好临西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